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成千上萬志愿者走出家門、走進鄉村、走進社區、走到各個防疫卡點,全力以赴參與戰“疫”。他們中有黨員、團員、普通群眾,他們迅速集結、沖鋒在前、不分晝夜,用實際行動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凝聚起強大的戰“疫”力量。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疫情當前,廣大志愿者積極投身一線,從核酸檢測到物資配送,從秩序維護到困難幫扶,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筆者注意到,在疫情防控期間,廣大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服務內容與活動形式更加多樣化。一方面積極參與村、社區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協助村、社區工作人員,對進出人員進行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碼、行程碼核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基本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宣傳,志愿者運用群眾喜歡聽、樂意看的方式,參與當地防疫知識的科普、防疫文藝作品的創作以及新媒體作品的創作等服務,使群眾能夠更加及時、準確地了解到防疫的基本知識及防疫期間應注意的一些基本事項。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活物資配送上更加體現了志愿者力量。特別是一些90后、00后青年志愿者,他們精力充沛,協助臨時管控期的村、社區工作人員為居家隔離期間的群眾提供日常生活物資的配送服務等,他們進村入戶、樓上樓下,不辭辛苦奔波,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少受影響。此外,一些青年志愿者還為防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家屬、子女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學習輔導服務,同時為未成年人群體和學生群體及時提供心理輔導,用傾聽的方式予以寬解和安慰,為其做好情緒開導工作,用陪伴的方式給予勇氣和自信,使其敢于面對這場嚴峻的考驗。
我們看到,廣大志愿者將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百姓利益為重,將疫情防控和人文關懷結合起來,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的同時保障群眾的身心健康,在抗疫斗爭中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和志愿服務精神,溫暖了我們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