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春第一會”上,省委書記鄭柵潔“堅定不移改進工作作風”的指示擲地有聲。2月下旬,我市選聘的40名“嚴選任、改作風、樹導向”監督員走馬上任,他們將通過集中走訪、個別暗訪等方式加強干部日常監督。
筆者認為,此舉延伸了監督觸角,拓展了監督范圍,對改進干部作風大有裨益。但作為新時代的領導干部,改進工作作風,除了自覺接受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和社會監督外,強化自我監督必不可少。
回顧近些年來落馬的領導干部,多少人走著走著,貪戀虛榮、欲望滋生,繼而走丟了初心、迷失了方向、偏離了軌道,到頭來一無所有甚至身敗名裂。究其原因,領導干部手中大都掌握著一定的權力,面對各種誘惑和陷阱,缺乏自律自省,一旦指針偏離,便誤入歧途。“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從哲學角度看,領導干部背離初心,歸根到底是缺乏自我監督。
強化自我監督,要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敬畏心拒腐防變。“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作為領導干部,要嚴以律己,始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防腐定力,在防微杜漸上不舍尺寸之功。
強化自我監督,要以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勇氣自查自改。當下,在一些黨政機關,仍不乏存在一些“躺平式干部”,他們不主動擔當作為,缺乏上進心,面對任務左躲右閃、得過且過。這種“庸懶散”的不良習氣,不僅會阻礙服務群眾工作的有效開展,還會損害干部隊伍的形象。作為領導干部,需要具有刀刃向內的勇氣,通過自查、自省、自改,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強化自我監督,要以抓鐵有痕、干事創業的決心提振精神。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加快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五個淮北”,發展離不開過硬的干部隊伍。作為領導干部,還需擁有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切實把狀態提起來、標桿立起來、勁頭鼓起來、本領強起來、作風實起來,以抓鐵有痕的力度,真正做到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
監督是最好的“防腐劑”。無論是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還是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以及敢于刀刃向內的自我監督,其最終目的都是要每個領導干部對黨紀國法心存敬畏,不越紅線一步,以嚴實的工作作風,練就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本領。這需要的是每個領導干部與全面從嚴治黨的總要求同頻共振,在內心形成自我監督與約束的強大共鳴。
【責任編輯 高小瑩 張子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