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相山區全程網上公示各項民生工程實施信息內容,所轄各鎮街、社區(村)同步利用民生工程宣傳公示欄按月公開公示受益對象等信息,全方位接受百姓對民生工程實施的監督。這一做法體現了相山區對民生的重視,把工作做到了百姓的心坎里,值得點贊。
民生工程項目點多面廣,涵蓋教育、醫療、文化、住房等多個方面。要將這些實事辦實、好事辦好,真正造福于民,讓百姓打心眼里放心、滿意,不能少了百姓監督這一環。
前不久,中紀委網站通報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以來涉及民生領域的腐敗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鋼琴路”“爛尾園”“擺設管”……這些“暖心工程”變成“鬧心工程”“擺設工程”,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這些民生項目沒能接受百姓的有效監督。
民生工程的最終受益者是百姓,哪些工程有問題,需要整改,哪些工程藏“貓膩”,需要揭疑,百姓最有話語權。讓百姓參與監督,與己相關自然會更加地用心用力,也可彌補政府監督的不足,他們受民所托,責任心強,往往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監督效果。
讓百姓對民生工程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就是要讓百姓由被動接受服務到主動參與各項工作,讓“百姓滿不滿意”成為開展工作的“指揮捧”,從而真正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反之,百姓對各項民生工程“兩眼一抹黑”,便很難保障每一項民生工程都能惠及到百姓身上。
悠悠萬事,唯民為大。多年來,我市各項民生工程牽頭單位,采用多層次、多渠道公開方式,對外公示項目進度、資金發放、惠民政策等基礎信息,廣泛號召全市人民全方位參與監督民生工程實施項目,有力推動了民生工程規范實施。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確保民生工程質量離不開百姓的監督,要贏得民心,百姓必須參與其中。
【責任編輯 趙文杰 劉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