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市委、市政府發布公告,開展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向破壞營商環境者亮劍。
營商環境作為一個地區的重要軟實力,是制約投資行為的客觀條件,若想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發展,更多吸引外部生產要素來淮留淮,激發本地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動力,優化營商環境便成為了重要抓手。
近年來,我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痘幢笔袃灮癄I商環境條例》頒布實施,各地各部門也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大做文章”,相繼出臺了不少惠企政策。此次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釋放出了市委、市政府將以更強決心、更實措施、更大力度創一流營商環境的強烈信號,傳遞了打擊損害營商環境的震懾力。
畢竟,吸引投資、留住企業,拼的不止是政策,還有政策落實的力度、各級各部門團結協作配合的協調度,以及具體辦事人員是否敢作為能作為善作為。只有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才能切實找準制約營商環境的關鍵癥結,才能不讓破壞營商環境者成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才能打好“全力以赴拼經濟”這場硬仗。
優化營商環境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某種意義上說,向社會公開征集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也是市委、市政府對企業的一種承諾。當然,對準確信息的舉報件,必須依法依規處理,如此對“破壞者”的震懾效果才會更強,對企業的“定心”作用才會更大。
【責任編輯 高小瑩 任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