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草長鶯飛。清明時節,我市各界群眾紛紛來到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等處祭奠英烈,弘揚英烈事跡、傳承英烈精神。祭奠英烈,致以由衷的敬意,能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悟生命的價值和奮斗的意義。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清明祭奠,早已超越了“小家”的情感范疇,包含著關乎國家、民族的集體記憶。我們不會忘記,正是無數英烈負重前行,才有了國家的強大興盛;正是一位位英烈的奉獻和犧牲,才有了我們的幸福安寧。重溫英烈故事,將一幕幕壯懷激烈、慨當以慷的歷史畫面牢牢銘刻在心,這是深切的緬懷;在歷久彌堅的百年初心中感受理想的崇高、信仰的堅定、信念的堅毅,尋找前赴后繼的精神密碼與力量之源,這是由衷的致敬。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新時代下,要在全社會營造崇拜英烈、傳承英烈精神的濃厚氛圍,既要有“硬舉措”,一方面深化信息技術手段,提升烈士紀念設施的維護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法規,對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烈事跡和精神的言行進行打擊,以法律武器守護和捍衛英烈尊嚴。
祭奠是為了更好地傳承,緬懷是為了更好地前行。作為新時代的中華兒女,我們深知肩負的歷史責任和使命,團結一致、自強不息,沿著英烈們的光輝足跡奮勇前進,共同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責任編輯 高小瑩 余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