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可以這么說,要求別人做到的、做好的,公共機構自己率先做到了、做好了,那么再去開展工作肯定就會順暢得多。
先來看一組數據:全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全市節約型機關創建達標率為94.21%,其中,市本級、杜集區創建率已達100%,濉溪縣94.34%、烈山區90.7%、相山區86.67%,超額完成上半年創建目標任務。
我市以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為主要代表的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等指標近年來顯著下降,對于節約財政資金、改進機關作風、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等意義重大。從用水用電到辦公耗材,從政府采購到機關食堂等,綠色低碳理念已貫穿我市公共機構辦公各個環節。公共機構運行中相關能耗指標下降,不僅節省了大量財政資金,而且大大提升了公共機構形象,也為社會其他單位、家庭、個人做出了榜樣,綠色低碳新風尚正在全社會逐步形成。
但也應該看到,社會上仍有少數人認為水電等費用是“小錢”,一些單位和個人敞開使用能源,產生的費用依然不菲。諸如白天拉著窗簾開燈、邊開空調邊開窗、人下班電腦不關等做法,造成“不該浪費的浪費”,阻礙了“資源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我們應對這些浪費能源的行為作堅決的斗爭。對于我市已經建成節約型機關的單位,也要持續加大力度,不能因為達到了標準要求就放松了節約意識,而是要做到持之以恒,縱深推進,繼續當好全社會節能降耗的“排頭兵”,推動綠色發展理念落地落實。
【責任編輯 高小瑩 余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