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再遠也要回家,這怕是每個中國人骨子里最深刻的一種執念。
舒適的高鐵、便捷的外賣、整潔的環境……有這樣一群人在護航著人們的回家路,拉近著我們與家的距離。他們是乘務員,是外賣小哥,是環衛工人,是公安干警……是為了更多人團圓,選擇自己不團圓,在崗位上“過年”的最可愛的人。
有人會說,這是職業的要求。沒錯,當選擇了這樣一份職業,團圓或許就不再是理所應當。可筆者卻認為,我們應當看到這份選擇背后,有著更大的擔當——是奮斗在祖國需要的地方,是堅守在人民需要的崗位,是讓更多的人享受并珍惜幸福生活的大擔當!
雖然他們的工作崗位平凡,但卻是假期社會有序運轉不可缺少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不同行業普通勞動者的默默奔忙、盡責守護,才有了你我歸家旅途中、闔家團圓時的放心、安心、舒心。
“家人圍坐,燈火可親”是節日里對幸福家庭最真實的寫照。我們也應該看到,每一位崗位上“過年”的普通勞動者背后,都有一個家庭在默默地支持,正因為有了他們放棄一家人圍爐夜話的機會,我們的節日才過得更加平安順遂。他和他背后的他們也詮釋了“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情感邏輯。
過年了,誰都想回家。堅守崗位的平凡勞動者不僅僅需要親友的理解,也需要你、我、他每一個人的配合、支持。多一些自我約束,少一點任性妄為,讓崗位上“過年”的人少一份負擔,讓這些最可愛的人早一些下班回家去陪伴親人,這便是對他們最真誠的尊重。
【責任編輯 高小瑩 任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