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截至3月底,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23.5萬戶,新登記主體同比增長2.2%。1—3月,規上民營企業數增長7.2%,規上民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1.3%。
政策“暖意”化為發展“暖流”。完善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持續開展優質項目推介,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截至目前,成功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項目7個,規模超109億元。通過“皖企通”平臺發布惠企政策810項,其中“免申即享”727項,累計兌付資金2.58億元,惠及企業1644家次。
要素“活水”滋養產業“活力”。實行供電、供水、供氣接入工程紅線外“零投資”,累計節約資金2.8億元、惠及企業近3萬家。建立“指標池+帶方案出讓”機制,10個工作日內完成用地報批,工業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設立5000萬元風險補償資金,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普惠型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截至3月末,民營企業貸款余額525.27億元,較年初增長7.49%。
改革“新風”煥發營商“新機”。成立市長掛帥的民營經濟領導小組,2024年以來累計召開企業家懇談會5場,解決企業訴求146個,問題辦結率達96%。深化“放管服”改革,131個事項實現“無證明辦事”,“綜合查一次”改革經驗獲全省推廣,入企檢查滿意度達94.3%。
記者 王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