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婦幼保健院多學科團隊,在安徽省兒童醫院專家技術指導下,成功為一名出生4天的低體重、合并多發畸形食管閉鎖寶寶,實施了胸腔鏡下食管閉鎖重建手術,成功“解鎖”可怕的“奪命鎖”,挽回了患兒生命。
據悉,該寶寶為早產兒,出生后約10分鐘出現氣促、口吐泡沫癥狀,遂轉入新生兒科。入科后,醫護人員行胃管置管時發現,胃管插管插不進去,經行食道造影診斷先天性食管閉鎖(III型)伴有食管氣管瘺。
食管閉鎖是一種嚴重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共分5型。該寶寶所患的是III型食管閉鎖,即近端食管閉鎖、遠端食管與氣管相通,這種類型的食管閉鎖占所有食管閉鎖的85%左右。據文獻檢索,足月兒且不合并重大心臟畸形的總體生存率為95%以上,但若體重低于1500克,死亡率就高達40%—50%。手術是治療該疾病的唯一方法。
選擇什么樣的手術方案,是團隊面對的第一大難題。選擇開胸一次性手術創傷大,出血多、術后感染,吻合口瘺等并發癥發生率高,術中對呼吸循環功能影響巨大,而分期手術對患兒來說是兩次手術損傷。選擇胸腔鏡微創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但由于新生兒胸腔容積小、解剖精細,被譽為新生兒外科手術領域皇冠上的明珠。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立即啟動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預案,并根據患兒情況制定手術方案:胸腔鏡下食管重建術+食管氣管瘺修補術。
手術方式確定后,擺在醫生面前的下一個難關是術中的麻醉支持。極低體重新生兒由于肺發育不成熟,雙肺都很羸弱,而胸腔鏡還需要創造一定的氣胸空間。如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團隊詳細評估了患兒的情況。最終,在手術團隊的緊密配合下,患兒手術成功實施。術后,醫院隨即組建了由新生兒科、小兒外科醫護人員組成的專人專護團隊,24小時看護。患兒術后第8天經造影檢查顯示,食管吻合通暢,無吻合口瘺,又經過20多天無微不至的專業護理,該患兒現在已經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樣喂養了。
近年來,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在安徽省兒童醫院專家團隊長期駐點技術指導下,已完成多例危急重癥手術,受到淮北及周邊患兒家庭的高度稱贊。此次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醫院決定為了小生命挑戰“醫學之巔”并成功完成手術,不僅是對醫院綜合實力的考驗,也是對多學科醫護人員耐心和意志力的考驗。
記者 俞曉萌 通訊員 張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