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杜集區司法局與淮北理工學院開展雙向聯系活動,杜集區2名社區矯正對象現身說法,深刻剖析自身犯罪原因,講述自己接受社區矯正后的思想變化和感悟。
推動社區矯正教育幫扶有力度有溫度。近年來,杜集區社區矯正管理局充分挖掘本地資源,加強社區矯正“三類基地”建設,不斷提升社區矯正教育幫扶工作水平。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社區矯正“三類基地”15個,其中教育基地8個、就業基地2個、公益活動基地5個,為全區社區矯正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為規范社區矯正對象管理,2023年初,制定《社區矯正對象入矯教育手冊》,編印《社區矯正法律法規匯編》,并發放給社區矯正對象。啟動社區矯正“重拾真善美”活動,引導社區矯正對象積極爭做好人好事,增強社區矯正對象的社會責任感,在全區掀起愛心回報社會的熱潮。與淮北理工學院簽約共建社區矯正教學實踐基地,在實踐教學、理論研討等方面開展合作。創新心理矯治工作方式,2024年以來,開展社區矯正對象心理矯治專題輔導講座5次,600余名社區矯正對象參加講座,“一對一”心理輔導20余人次,在幫助社區矯正對象融入社會等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外,杜集區社區矯正管理局依托新陽光教育培訓學校,為社區矯正對象開展技能培訓;積極和人社部門合作,組織無業社區矯正對象參加就業招聘會,打通社區矯正對象回歸社會的“最后一公里”。打造社區矯正“公益活動+志愿服務”杜集品牌,2024年9月組建我市首家,以社區矯正對象和社會愛心人士為成員的志愿服務組織——“愛之光”志愿者服務隊,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0余次,參與活動的社區矯正對象達100余人次。
下一步,杜集區社區矯正管理局將繼續以“三類基地”建設為總抓手,深化與社工組織、企業單位協同聯動,定期開展警示教育、就業培訓、公益活動等實踐活動,全面增強社區矯正對象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推動全區社區矯正工作高質量發展。
記者 俞曉萌
通訊員 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