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在杜集區礦山集街道南山村的山林間,村民們正趕在春雨過后栽種艾草。南山村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依托豐富的林地資源,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通過種植艾草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南山村生態環境良好,擁有豐富的林地資源。為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南山村積極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將目光投向了艾草這一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作物。艾草作為常見的中藥材,具有適應性強、種植成本低、市場需求穩定等特點,適合在林下種植,能夠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在發展林下艾草種植過程中,南山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由村集體牽頭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規劃種植區域、提供技術支持、組織銷售服務,帶動村民積極參與種植。南山村還邀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從選種、育苗到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環節,嚴格按照標準化流程操作,確保艾草的品質和產量。
目前,南山村已發展林下艾草種植面積達200余畝,形成了規模化種植的良好態勢。艾草種植不僅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的穩步增長,也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據介紹,南山村將繼續深化林下經濟發展,擴大種植規模,發展深加工產業延伸產業鏈條,進一步提升艾草產業的綜合效益。
記者 馮冬梅 通訊員 王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