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岳街道堅持資源共享、特色鮮明、一體推進,通過強基礎、重內涵、抓特色,不斷優化提升黨員教育陣地體系,著力筑牢黨員教育培訓基礎保障根基。
精心打造,讓基地陣地黨旗飄揚。高岳街道黨工委把黨員教育陣地工作納入黨建工作整體規劃和部署,先后到淮南市臨淝村、臧巷村等地觀摩學習先進經驗做法,依托杜集區委老黨校場地,對雙樓村干部實訓基地進行提檔升級,完善各項配套設施,定期更新培訓教師黨報黨刊等理論和文學書籍,持續完善日常學習制度、學員紀律等規章制度。街道持續推動黨員教育“雙陣地”建設,加強遠程教育站點和萬村網頁建設,把現代遠程教育手段成功運用到教育培訓中,著力打造新時代基層黨建重要宣傳平臺和媒體陣地。
匠心規劃,讓黨員教育更有方向。高岳街道深入挖掘教學點特色內涵,精心打磨教學課程,儲備優秀的師資力量,創新“理論+實踐”實訓模式,開發一批“接地氣、聽得懂、可借鑒”的特色課、鄉土課,充分發揮雙樓村“進門是課堂,出門即實訓”的獨特優勢,開發村內綠色蔬菜生產基地、流水養殖中心、三產融合生產基地等特色教學資源,將周邊集體經濟優質村縱樓村、“鄉村善治”試點村段莊村、小朱莊戰斗烈士陵園等納入實訓基地現場教學點。優化“專家+鄉村干部”實訓資源,通過“擔當作為好支書”“鄉村振興好青年”擂臺比武等多種形式,打造一支以專家教授為支撐、鄉村干部為主體的師資隊伍。
用心引領,讓黨員學習更具廣度。街道切實發揮實訓基地作用,先后承接市、區、街道各級培訓10余次1000余人,接待30余次觀摩交流2000余人。街道針對不同群體黨員特點,開展特色教育培訓,激活每一個細胞,不讓任何一個黨員掉隊。對無職黨員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在職黨員實行“上班時間單位管、下班時間村居管”的制度。對老弱病殘、行動不便的黨員,采取“幫扶式”教育,常態化組織開展“送學上門、結對幫學”活動。對流動黨員通過寄送學習資料,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教育等形式,確保黨員“流動不流失、教育不脫節”。
記者 馮冬梅 通訊員 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