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杜集區朔里鎮探索實施村社聯合、村村聯建、村企聯建的“三聯模式”,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形成了農戶增收、企業增效、集體增富的良性循環。
村社聯合“一股繩”,繪就共富“幸福底色”。段莊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村民變股東,每年都會領取分紅。今年10月,合作社年度分紅大會上,股民們高興地領到了分紅金。通過建立“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朔里鎮打造朔南、官莊等11個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示范點,編制集體經濟“一村一策”項目庫,收錄徐樓村“鄉村共富微工廠”、縱樓村農產品深加工等村集體增收項目16個。新建徐樓村標準化廠房,帶動100余名群眾就業,集體經濟年收入將突破200萬元;推動劉樓村合作社業務從產中向產前農資供應和產后流通服務拓展,帶動群眾就業約30人;推動朔南羊肚菌、縱樓石磨香油、乾升金絲皇菊、沈集白玉蝸牛等特色農業發展,加快朔里鎮特色合作社品牌建設。2024年,徐樓村鄉村“共富微工廠”項目在淮北市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發展暨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評優活動中榮獲優秀獎。
村村聯建“一張網”,盤活共富“鄉土資源”。朔里鎮每月對全鎮12個涉農村(社區)逐村“會診開方”,建立“以鎮為統籌、聯村抱團經營”的共同體。全面摸清村集體資產、資源和資金,理清農村集體經濟家底,鼓勵引導地緣相近、村情相似、產業趨同的村黨組織抱團發展。目前,朔里鎮已整合朔南社區、朔北社區、段莊村發展水稻種植,并與高校和專業公司合作,成立安徽省朔湖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引入稻米加工車間進行產品深加工,填補全區稻米加工空白。通過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村集體經濟年增收90萬元,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村企聯建“一盤棋”,激發共富“內生動力”。以“萬企興萬村”行動為抓手,朔里鎮推行“聯建主導、支部發力、企業集約、村民參與”模式,摸排村級閑置資源56處。組織開展村書記擂臺比武暨“萬企興萬村”集體經濟項目推介會,實施“興村”項目12個。引導段莊村、羅里村、朔南社區、葛塘村等村(社區)通過出租閑置教室和資金入股等形式,與良久模具、亞玖環保、宿州智慧門窗、格瑞斯服飾等企業開展合作,累計增加就業崗位190余個,帶動低收入農戶實現增收,村級集體經濟增收可達98萬元。段莊村村企合作模具生產項目被評為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項目。
記者 馮冬梅 通訊員 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