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4日

辟謠這些“人民大會堂”門票是假的,不要買!


詳情:近日,有網民舉報,一些網絡平臺存在違規使用人民大會堂建筑圖片標識和名稱的現象,不法分子非法售賣、倒賣人民大會堂參觀門票,引流牟利、誤導游客:有的仿冒人民大會堂賬號,有的將門票價格抬高數倍進行兜售,還有的收取費用后無法提供有效門票,損害消費者權益,擾亂正常參觀秩序,給人民大會堂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人民大會堂參觀實行網上實名預約購票方式,門票預約服務僅通過官方微信小程序“人民大會堂參觀預約”統一提供,從未授權任何第三方機構或個人代理門票業務。請廣大游客通過官方正規渠道預約、訂票,切勿輕信非官方途徑的門票售賣信息。(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謠言四川瀘定橋發生塌方?

真相:近日,一則“瀘定橋發生塌方”的信息在某短視頻平臺傳播,引發關注。經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公安局調查,上述網傳信息系謠言。網民陸某某為博取關注、獲取流量,通過移花接木的方式,拼湊合成各地地質災害、塌方等視頻,捏造“瀘定橋發生塌方”的不實信息并進行傳播。目前,陸某某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瀘定縣公安局依法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來源:四川互聯網舉報辟謠平臺、“平安瀘定”微信公眾號)

科普高鐵站臺為什么不能打傘?專家解讀
詳情:近日成都遭遇暴雨,在成都東站,工作人員反復提醒在站臺等車的乘客不要打傘。高鐵站臺禁止打傘主要基于安全與秩序維護的考慮:一方面,站臺上方的接觸網帶電,受雨天金屬傘尖在風中晃動、積水導電等因素的影響,可能觸發電弧放電;另一方面,高速列車進站時,車體與站臺之間形成向列車側吸的負壓,有可能扯走雨傘;再者,打傘會遮擋視線、占用空間,客流高峰時易造成擁堵和碰撞。
需要強調的是,高鐵站臺打傘導致觸電需滿足多個特定條件,例如站臺積水嚴重、雨傘帶有導電金屬傘尖、且距離接觸網過近。建議旅客雨天盡量穿戴雨衣或防水外套。若確需使用雨傘,可選用折疊傘,并務必確保金屬傘尖遠離接觸網帶電范圍。(來源:“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
誤區抗過敏藥容易依賴,能不用就不用?
真相:使用抗過敏藥并不會產生依賴。過敏時出現的鼻子癢、打噴嚏、皮疹風團等癥狀,主要與一種叫“組胺”的炎癥物質有關。組胺需與H1受體結合,才會引發過敏反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類抗過敏藥的作用原理,正是阻斷兩者的結合,從而減輕過敏癥狀。這類藥物既不會導致生理或精神依賴,停藥后也無戒斷反應。若停藥后過敏癥狀反復,很可能是因為過敏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合理使用抗過敏藥是控制過敏癥狀、預防并發癥的重要手段。盲目擔心藥物依賴而拒絕規范用藥,甚至擅自停藥,可能會加重病情。(來源:“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

通報17人被處罰!云南警方曝光10起網絡造謠案!
詳情:云南公安機關網安部門依托“凈網-2025”專項工作,依法嚴厲打擊整治網絡謠言違法犯罪活動,有力維護網絡空間秩序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進一步營造抵制網絡謠言的濃厚氛圍,促進“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動形成“依法治網、依法上網”的網絡環境。7月4日,云南警方公開曝光10起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典型案例:
1.大理公安機關依法查處趙某某、李某某編造“重金懸賞尋妻”網絡謠言案。
2.昆明公安機關依法查處羅某某、李某某、周某某、夏某、雷某某擺拍“被追砍”網絡謠言案。
3.昭通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喬某某、杜某某編造“煙花炸死人”網絡謠言案。
4.楚雄公安機關依法查處李某某編造“云南、四川地震”網絡謠言案。
5.臨滄公安機關依法查處李某某編造“學校食堂致學生中毒”網絡謠言案。
6.紅河公安機關依法查處黃某某編造“在十字路口撿到棄嬰”網絡謠言案。
7.保山公安機關依法查處楊某編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網絡謠言案。
8.昭通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吳某某編造“因為買榴蓮被家暴”網絡謠言案。
9.保山公安機關依法查處王某編造“人員跳樓”網絡謠言案。
10.紅河公安機關依法查處羅某某、楊某某編造“小偷打斷腳”網絡謠言案。(來源:“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

來源: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