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淮北大地麥苗青青,風景如畫。近日,中國商報記者來到淮北市烈山區宋疃鎮和村社區,實地探訪該市推動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宋疃鎮和村社區是淮北市遠近聞名的水果村,也是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省級電商示范村。和村及周邊有蘋果園1.1萬畝,年產優質蘋果1.8萬噸,年產值約1.05億元,和村蘋果已成為當地的“名片式”農產品。
為推動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和村社區因地制宜打造小鎮會客廳、梨園、打麥場、蘋果廣場等一批主題鮮明且有特色的鄉村旅游景點,在提升和村蘋果知名度的同時,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增長、群眾增收致富。
在七彩和村農旅小鎮客廳,宋疃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小鎮采取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發展模式,成立“興和種植專業合作社”,制訂“4321”盈利分配計劃(村集體40%,分紅30%,合作社20%,村級公益金10%),投資約750萬元建設335畝七彩和村蘋果標準化種植園。種植新品種蘋果樹苗1.2萬株,引進3名煙臺現代果業科學院專家,為種植園建設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果樹成熟后,預計豐產期畝產量在5000斤以上,每畝凈利潤可達1萬元。
在參觀中,記者注意到,在小鎮重點建設項目中,水果交易中心聚力建成面向全國的分撥中心、交易中心,打造現代化農產品交易平臺和區域性水果集散中心,實現以“果”引“流”、以“果”促“流”,推動皖北地區水果交易、展示、倉儲、物流等高度聚集,為農產品種植者、經銷商、批發商和消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交易和物流服務。
鄉村要振興,產業鏈布局至關重要。宋疃鎮依托夯實的果業基礎、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將果業資源與農業旅游相結合,盤活鄉村“沉睡”資源,因地制宜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開發生態研學、特色民宿、農耕文化體驗、休閑采摘等農旅業態,打造集果樹種植、生態觀光、田園游樂以及文化體驗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七彩農文旅全產業鏈,穩步推動“和美鄉村”向“美麗經濟”轉化,持續拓寬鄉村振興之路。
在電商產業發展方面,宋疃鎮建設中農聯皖北農產品物流園、和村電商服務站軍王電商點等多個電商配套站點,借助淘寶、微信等互聯網平臺,拓展品牌策劃、“互聯網+”新路徑,將和村蘋果等10余種農產品遠銷至上海、南京、馬鞍山等地,累計銷售蘋果達50余萬單130余萬斤,強力帶動周邊多種產品銷售,初步構建了集農產品服務、旅游服務、旅游商品和信息服務于一體的電子商務產業生態園。
2019年,和村社區成功入選省級電商示范村,社區在黨群服務中心打造電商直播間,組織返鄉創業青年擔任“形象代言人”銷售和村蘋果、黃營靈棗、軍王黃花梨等宋疃鎮特色農產品,幫助群眾解決銷路問題。2023年,電商渠道成功銷售農產品800余萬斤,銷售收入達4000余萬元。
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也為宋疃鎮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據悉,小鎮以蘋果產業為基礎、梨園建設為依托,充分挖掘閑置的農業資源、生態資源,深耕農耕文化內涵,開發田園風光、農旅文化創業、采摘等農事體驗,建成梨園勝景、果園觀景臺等鄉村休閑景觀和集磨坊、打麥場、傳統美食懷舊于一體的農耕文化園。2023年,小鎮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8.23億元,接待游客55萬人次,吸納農旅相關就業人員2050人。
中國商報記者 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