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民宿,大家都不陌生。假期想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放松,民宿便是一個好去處。細心的市民應該發現,那些生意火爆、回頭客多的民宿,背后都有個共同點——生態環境好。說白了,民宿的賣點就是親近自然,沒了好生態,再高檔的裝修也是“花架子”。
就拿烈山區榴園社區來說,新建成的蘧廬民宿為何受歡迎?它背靠四季榴園景區內良好的生態資源和旅游資源優勢,青山綠水、田園野趣,民宿自然頗有魅力。反觀某些地方,為了快速發展民宿,過度開發山林、擠占河道,農家樂油煙直排、生活污水亂倒……最后,山挖禿了、水攪渾了、游客不去了,不僅民宿沒了“靈魂”空在那兒“吃灰”,還把村民的“金飯碗”砸了。烈山區的做法就很聰明,依托四季榴園景區的好生態,發展房車露營、民宿這些綠色產業,既守住了綠水青山,又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日子越過越紅火。
民宿經濟想要長遠發展,就得把生態保護放在首位。政府要當好“把關人”,制定嚴格的生態準入標準,推廣“污染者付費”原則,通過生態補償機制調節開發強度,守好生態底線;民宿從業者要做“守護者”,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得合理利用生態資源、主動維護周邊環境,提供綠色、環保的服務;游客要人人都當“環保衛士”,從身邊小事做起,不亂扔垃圾、愛護花草,主動參與生態保護。唯有如此,民宿經濟才能像活水一樣越流越旺,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搖錢樹”。
徐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