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烈山區持續優化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堅持以基層“微網實格”建設為抓手,聚焦網格資源、延伸治理主線、強化服務效能,把加強黨的建設貫穿到網格化基層治理的全方位、全過程,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保障下傾,實現網格化服務管理全覆蓋、全天候、零距離。
創新機制,聚焦網格資源“關鍵點”。按照“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小區共管、責任共擔”理念,打造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小區治理體系。目前,全區16個城市社區成立基層黨組織91個,打造黨群服務站、紅茶議事坊等特色服務平臺59處,劃分網格96個。依托“雙報到”“雙服務”組織架構,設立“黨員先鋒崗”,選任20余名在職黨員、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等社會力量擔任紅色志愿者,實現由“單兵作戰”變為“協同善治”。
建強隊伍,延伸網格治理“主干線”。選優配強社區干部隊伍,以社區黨總支書記為總網格長,形成社區書記抓總、包片網格長統籌的工作格局,進一步提升社區網格化管理和精細化服務。目前,全區共配備網格員344名,組建“440事事靈志愿服務隊”“紅色先鋒服務隊”等服務隊伍37支。建立教育培訓機制,堅持“崗前培訓”和“日常培訓”雙向發力,持續提升網格員隊伍素質。完善網格員考評制度,開展社區“優秀網格員”評選活動3次,評選優秀網格員20余人,以正向激勵充分調動網格員工作積極性。
智慧賦能,擴大網格管理“輻射面”。在2個社區試點投放智慧系統,依托大數據,有效整合社區概覽、網格管理、智慧黨建、視頻監控等信息,將小區服務保障、人居環境整治、公共衛生安全等基層治理作為服務重點,有效減輕網格員負擔,實現辦事“不見面”、服務“不打折”,讓社區治理更加高效便捷。依托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創新“連心信箱+連心晨會+連心網格”工作法,現場開展知識講座、義診義賣等聯建共建活動130余次。針對老、弱、病、殘、孕等特殊重點人群,開展“暖心敲門”“紅色代跑”行動300余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710余件。
通訊員 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