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烈山區發改委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位置,以開展50項民生實事為抓手,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用心用情交出民生工作高分“答卷”。
聚合力強保障,多方聯動一盤棋。聚焦民生實事工作全過程,構建“1+N+7”工作架構,全力保障民生實事項目有序推進、高效落實。明確區民生工作領導小組作為1個“核心”,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統籌民生領域人、財、物資源,著力破解民生工作重點難點問題,構建上下聯動責任鏈條。明確N個區級部門作為民生實事實施“重心”,制定出臺《烈山區2024年50項民生實事》,分解任務指標,強化政策保障,明確責任單位、落實舉措、進度安排等,進一步提高履職效能。明確7個鎮街作為基層民生工作“軸心”,發揮人熟地熟事熟優勢,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網格以及各類便民服務平臺,做好民生服務項目的落地落實,同時持續收集“第一手”社情民意,“零距離”了解群眾所思所盼。
抓落實添力度,亮點紛呈暖民心。配齊配強民生工作隊伍,定期調整民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強化各單位民生服務機構人員配備,擇優選用業務能力強、責任心強、綜合協調能力強的干部充實區民生中心力量;今年以來,通過分類培訓、以干代訓等方式,開展民生工作培訓百余人次,在全區培養一支敢擔當、善協調、懂專業的民生服務隊伍。按照工程類、共享類、服務類等,分類形成民生實事項目清單,充分利用民生工程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月報表制度,對民生實事逐一“過篩子”,分領域、分層級、分節點推動民生實事辦一件、成一件。截至目前,全區承擔的43項目標任務60個二級指標中,已完成或超額完成42項59個二級指標的年度目標任務,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建機制久為功,幸福指數節節攀。探索民意征集機制,持續深入開展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便民公共停車工程等6個項目在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并經區人代會表決后,確定為2024年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項目總投資超億元,讓民生實事真正做到“民提、民議、民決、民享”。健全經費保障機制,推動50項民生實事全部納入區級財政預算統籌保障,積極爭取省、市各項政策資金,著力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全力支持民生實事推進。創新宣傳引導機制,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通過網絡媒體深度宣傳民生實事項目實施進展、成果成效,展現前后變化;在“和村梨花節”“美食文化節”“石榴文化旅游節”等活動開展線下宣傳,營造濃厚氛圍,切實提高群眾知曉率、滿意度。
記者 王守明
通訊員 王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