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在烈山區烈山鎮華家湖社區,安徽錦藝水產的青年創業者們正致力于用科技創新為傳統漁業賦能。走進智能養殖基地,5000平方米的智能生態精養池內,10余個品系的錦鯉在恒溫環境中歡快游弋;50畝的戶外塘里,智能投喂系統精準投放魚食。這支平均年齡不到40歲的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現代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可實時監測12項水質指標,使錦鯉成活率較傳統養殖提升40%。團隊成員吳娟介紹:“我們運用循環水養殖池+外部凈化塘的環閉式循環系統,使水產品處于一個相對被控制的生活環境,有助于品質的提升,讓錦鯉如藝術品般獨特且多彩?!?/p>
面對錦鯉種源被國外壟斷的難題,以王子政為首的科技創新團隊,通過基因配對、繁育養成等科學方法,成功培育出優質“中國錦鯉”,并建立了完整的種質資源庫。目前,已選育出適合本地氣候的觀賞魚20個品種、36個花色,讓基地成為安徽觀賞魚培育科技中心。不僅如此,團隊還通過新媒體平臺,開創“云賞鯉”新模式,將錦鯉文化傳播給更廣泛受眾。
在發展產業的同時,錦藝水產在錦鯉繁育期聘請50余名村民篩選魚苗,組織技術人員培訓,幫助村民掌握現代養殖技術。如今,他們正規劃建設錦鯉文化創意產業園,將傳統漁業與現代科技、文化創意深度融合。
隨著烈山區服務人才政策12條、青年創業貸款貼息等政策出臺,政策紅利在烈山持續釋放,越來越多的青年大學生、城市白領等青年返鄉入鄉創業,帶動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涌現。
在烈山鎮土型社區,1993年出生的張磊同樣在返鄉創業路上綻放光彩。2018年,一次艱難尋找干洗店的經歷,讓張磊萌生開辦便捷洗衣服務企業。他主動與社區對接,提出用閑置校舍建設洗滌服務公司,注冊成立淮北潔風清洗服務有限公司。張磊及其團隊先后投入資金3000萬元,如今廠房占地面積約3500平方米,自成立以來累計納稅30余萬元,提供就業崗位80余個,員工人均年收入超4萬元。
在經營模式上,張磊采用“互聯網+”的現代化、智能化洗滌模式,與美團、京東、抖音等合作,實現線上線下無縫對接。消費者手機下單,即可享受京東、順豐快遞上門取件服務,訂單信息實時傳輸,進度全程可查。目前,該公司服務范圍已覆蓋蘇浙滬等地,2024年訂單量突破了50萬件。
“近年來,團區委主動對接返鄉創業青年,實施的‘皖北地區青年創業小額貸款貼息’政策為萬嘉禽業的張梓萌、雅恩餐飲的張坤等15名創業青年累計貼息超18萬元,讓青年創業者能夠輕裝上陣?!眻F淮北市烈山區委負責人說,如今,這些青年創業者們正以實際行動,為烈山區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通訊員 鄧亞萍 任佩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