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烈山區深入實施“新農人”培育工程,創新開展“引鳳入鄉”“育苗興禾”“護苗啟航”三大特色行動,持續建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全力以“人才引擎”為鄉村振興賦能,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與動力。
開展“引鳳入鄉”行動,聚焦政策引才。堅持把優化政策措施作為吸引人才的關鍵抓手,出臺“新農人”培育工程實施方案,全面搭建人才匯聚的制度框架。通過深入細致摸排,對返鄉創業青年、致富能人、“土專家”“田秀才”等3295人進行“精準識別”,建立“新農人”鄉土人才庫,實行動態管理,確保人才信息的實時更新與有效利用。為進一步激發鄉土人才的創業熱情,在培訓進修、職稱認定、技術服務、項目合作等方面推出一攬子扶持政策。以政策優惠與信貸支持為杠桿,積極推廣“能人帶農戶”“合作社帶農戶”辦法,鼓勵鄉土人才創辦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社。設立資金池,配套“青年創業貸款財政貼息金”“創新創業人才貸”等金融服務,為返鄉創業人員鋪就資金融通的綠色通道,有力推動返鄉投資、創業興農熱潮的興起。
開展“育苗興禾”行動,突出精準育才。建立“培訓需求”和“課程資源”兩張清單,每年年初,深入開展鄉土人才培訓需求調研,全面對接區直單位培訓資源,緊扣農民技術短板,量身定制“新農人”培訓計劃,確保培訓內容與實際需求緊密貼合。結合艾草、電商、文旅等產業發展需求,創新培訓方式,采取“訂單式”“點餐式”“小班化”教學方式,定期舉辦“陽光糧農班”“金果林藝研習班”“文旅達人集訓班”“電商人才成長營”等特色培訓活動。邀請高校專家教授、涉農機關領導干部等權威人士進行專題授課,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已成功開展各類培訓9場,累計培訓“新農人”470人次,為鄉村產業發展輸送了急需專業人才。
開展“護苗啟航”行動,強化務實助才。建立“農技員帶農民”結對服務長效機制,組織省市區農技骨干與重點農戶開展一對一幫扶,開設“大棚課堂”“田間講堂”,常態化深入產業基地、家庭農場,為農戶提供實地指導,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困難。探索“專家帶基地帶農戶”工作機制,充分鏈接轄區內高校資源,聯合打造集創業孵化、實操訓練等功能于一體的“新農人”電商創業直播基地。建立“導師帶學生、學生帶農戶”的人才培養機制,借助“石榴文化節”“七彩和村梨花節”等活動,“手把手”指導村民開展直播實訓3場次,“以播帶訓”方式培訓電商“新農人”200名,較好帶動了塔山石榴、黃營靈棗等“土特產”網上銷售,銷售額累計突破1億元,實現了人才成長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通訊員 項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