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區臨海童街道海孜礦中心社區以黨組織建設為核心,通過“建組織、育隊伍、聚資源”三措并舉,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推動社區服務效能提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園。
立足黨員分布與特點,創新推行“紅黃藍”三色分類管理,設立“紅色先鋒”“黃色暖陽”“藍色希望”等10個黨支部,構建“街道黨委—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鏈,為445名黨員搭建作用發揮平臺。通過亮標識、亮身份、亮職責,黨員干部主動擔任政策宣講員、事務監督員、矛盾調解員,全年開展便民服務活動20余次,有效凝聚黨群合力。
以“民心、聚心、凝心、同心、暖心”為導向,社區打造“全科社工”隊伍,推行“一崗通辦”服務模式,實現居民訴求一站式辦結。工作人員常態化下沉網格,開展“暖心敲門”行動,提供“面對面、點對點”精準服務。同時,整合志愿者、在職及離退休黨員力量,組建常態化志愿服務隊,累計收集居民建議30余條,解決生活難題500余件,開展文藝演出、衛生清潔等志愿活動200余場,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感。
統籌轄區醫院、學校等資源,構建“共建共享”治理格局。社區醫院開設醫養結合、老年針灸等服務,日均惠及老人100余名;在職教師黨員參與文明引導、助殘護幼等活動,受益群眾超千人。每季度召開“大黨委”聯席會議,統籌黨建、治理等工作,推動駐區單位開展共建活動20余次,進一步強化社區黨組織凝聚力。
通過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海孜礦中心社區正繪就一幅“組織有力、服務暖心、鄰里和諧”的幸福新畫卷。
記者 于曉 通訊員 鄧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