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烈山區楊莊街道緊扣“增強黨性、提升素質、發揮作用”目標,通過創新教育形式、豐富學習內容、強化實踐鍛煉等舉措提升黨員教育質效,為基層黨建注入“源頭活水”。
創新載體,打造“三位一體”教育矩陣。街道打破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構建“理論課堂+實景課堂+云端課堂”立體化學習體系。理論課堂上,由黨校講師、老黨員和黨務工作者組成的“宣講團”深入社區,以“微黨課”形式用通俗語言、鮮活案例宣講黨的政策理論;實景課堂依托榴園“四眼井”等紅色教育基地,通過重溫入黨誓詞、聆聽革命故事、觀摩歷史文物等方式,讓黨員在沉浸式體驗中傳承紅色基因。此外,街道利用“學習強國”、遠程教育等平臺打造“云端課堂”,定期推送學習資料,確保黨員教育“不斷線”。
精準施教,拓寬黨員能力“蓄水池”。針對黨員多樣化需求,街道在強化黨的創新理論、黨章黨規黨紀學習基礎上,增設基層治理、民生服務、應急管理等實用課程。通過邀請業務骨干分享矛盾調解經驗、組織安全生產技能培訓,提升黨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聯合企業及培訓機構開展家政服務等技能培訓,助力黨員創業就業,增強其在鄉村振興中的帶動作用。
以學促行,推動服務實踐“見實效”。街道注重學用結合,將教育培訓與志愿服務、基層治理深度融合。黨員志愿服務隊活躍在環境整治、助老扶弱等一線,帶頭清理衛生死角、宣傳環保理念,帶動居民共建文明社區。黨員還主動參與矛盾調解、社區治理等工作,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
下一步,楊莊街道將持續優化黨員教育模式,探索新路徑,為建設和諧美麗新楊莊提供堅實組織保障。
記者 于曉 通訊員 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