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抓好今年秸稈禁燒工作,有效遏制焚燒秸稈行為,烈山區多措并舉堅決筑牢秸稈禁燒“防火墻”,消除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對大氣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
建立健全“區抓總協調推動、各鎮(街道)開發區為主體、村(社區)落實、部門配合”的工作推進機制,調整區秸稈禁燒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協調調度。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建立鎮(街道)、村(社區)包組,組包戶以及黨員聯系農戶的包保工作機制,層層壓實包保責任,切實做到“片片逐級包保,處處逐級監管”,逐級落實包保責任。強化部門聯動和分工協作,將監管責任落實到個人,做到“塊塊有人管、監管無盲區”。
鎮(街道)、開發區根據秸稈禁燒工作實際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完善應急預案,建立突發火情應急機制,鎮(街道)在各村(社區)組建應急小分隊、設置監控點、派出流動哨等,一旦發現火點,迅速啟動預案,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區禁燒辦適時組織檢查轄區內各鎮(街道)及開發區禁燒責任落實、監管工作開展、處罰問責等工作是否落實到位,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露天焚燒火點進行通報。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公安、督查考核、生態環境、農水、應急管理、城管執法、消防等部門職能作用,嚴厲打擊在秸稈禁燒區露天焚燒行為。完善鐵塔高空監控系統的基點、平臺建設,通過鐵塔高空監控、無人機等,加強對重點區域24小時不間斷巡查檢查,堅決做到發現一起、制止一起、查處一起。
按照2025年主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的目標要求,積極拓展秸稈綜合利用途徑,堅持農機農藝結合,大力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和離田利用,積極引導培育開展秸稈肥料化、燃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利用的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探索創新秸稈處置消化的模式。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推廣簡便實用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各鎮(街道)、經開區充分利用標語、橫幅、廣播電視、微信等多種手段,廣泛發動、統一思想,確保禁燒政策宣傳不留死角、不留盲點,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各村(社區)通過多種形式,切實提高群眾禁燒意識,形成不能燒、不敢燒、不愿燒、不燒也能種、主動防止被燒的良好群眾工作局面。
■記者王守明通訊員張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