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大力弘揚“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小崗精神,糧食作物生產、鄉村產業發展、綠色農產品供給、和美鄉村建設等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良種良田良機良法”有機融合,糧食總產量達150萬噸以上,實現“二十連豐”,擴種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4萬畝,“菜籃子”產品產量穩定增長、供應充足,穩產保供能力持續增強。出臺《淮北市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措施》,新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4個,今年上半年全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綜合營業收入達6.12億元,鄉村產業發展持續提質。加強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截至目前有效期內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總數達313個,累計認定“淮優”農產品生產主體98家、產品197個。扎實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超市建設實現行政村基本全覆蓋。
記者從發布會上還了解到,為持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我市穩步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切實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目前,2024年到期的17個涉農鎮辦、264個村、3739個村民小組、25.03萬戶農戶,2025年到期的烈山區宋疃鎮,均已全面完成摸底核實和延包方案制定。其中,2024年到期的已完成合同簽訂占比達98.64%,2025年到期的已簽訂合同9238份。
緊扣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聚焦大病、殘疾等重點人群和特殊群體,常態化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排查,今年以來新識別監測對象201戶626人,實現了應納盡納。落實“五大幫扶”工作實施方案,深入推進“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落實產業、就業、低保等針對性幫扶措施7064條。采取產業幫扶帶動、穩崗就業推動、光伏收益促動、推廣“一自三合”小額信貸模式等方式,促進群眾增收,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