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溫潤、話語親和的王星,是中煤三建三十工程處崔家溝煤礦安監站站長。
“王星是咱們的‘安全星’,排除隱患精準無誤,連續三年考評奪冠軍,是職工心中的金牌站長!”11月2日,安全經理李新寧毫不吝嗇地贊許道。
在安監崗位工作13年,他先后轉戰4座煤井,所盯頭面沒有發生過傷亡事故,成為安全管理一顆“最亮的星”。因抓安全成效突出,王星先后獲得礦“十杰青年”“安全崗工匠”和“安全之星”等榮譽,并在三十工程處安監技術比武中奪得冠軍。
人人戴上“緊箍咒”共守安全門
王星對安全管理十分癡迷。
在礦區成長起來的他,看到過太多事故給職工家庭帶來的撕心裂肺的痛苦。所以,從走上安監崗位的那天起,他扛牢責任,嚴抓安全。
每次入井,他看得細,問得勤,抓得準。兩年來,項目部沒有發生一起“破皮傷”,“三違”行為明顯下降,有力保障了職工生命安全。
作為安監站站長,王星抓安全不停留在表面,而是看得特別深遠。他負責哪個工作面,都要事先把這個采區的地質、通風和運輸系統圖紙找來,結合施工技術措施認真查看。他說,抓安全就要精業務,采掘、機運、通防等業務都要掌握,通過系統思考,發現事故苗頭,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王星說:抓安全要有“鐵棒磨成針”的硬功夫。
通過開展“小點子”“小聯責”“小預防”等活動,他把班組管理的傳統做法“扎實做做扎實”,全面夯實礦井安全高效發展的基礎。
在日常管理中,安監站每月開展“金點子”征集活動,引導職工圍繞技術改造、安全管理等提合理化建議,并將“好點子”及時運用到現場施工中去。
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王星推行聯責制對“三違”人員進行考核。如果當班出現“三違”,除對“三違”人員進行處罰外,還要聯責當班小組長、班長和隊長。而今,大家都會自覺制止違章或不當操作的現象。在每個施工現場,都有一條看不見的監督“責任鏈”,使違章能被及時發現和阻止。
“小預防”養成好習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一塊兒干活的弟兄們哪個干活細,哪個性子急,哪個職工工作、生活有難處等等,管理人員都要了如指掌。王星制定《安全預警機制實施方案》,要求值班主官在班前會上,對職工的安全狀態進行確認,并聽取職工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進行預想分析。通過班前安全提醒和班組管理人員走動式排查,大家對現場發生的安全問題,一起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共同守好安全門。
月月發放安全紅利
“王星是我們項目部的‘安全銀行’行長,他負責對干部職工的考核和安全紅利發放。我們班子成員和職工都是他的安全儲戶。”項目部經理許東風說。
項目部開設“安全銀行”兩年了,員工凡是有遵章守紀、排除隱患等善行義舉的,經核實認定后,折算成虛擬“安全積分”,計入儲蓄卡,作為“人人都是安全員,眾人攜手筑平安”的憑證。
過去,項目部的安全獎是人人有份到月發放,遵章守紀的職工沒有得到“特別的傾斜”。王星借鑒參照銀行運作模式,建立全覆蓋“安全銀行”,員工人人是儲戶。結合干部員工安全、標準化、培訓、工作質量和日常考核等進行“五位一體”考評,為每名員工設立一個“儲蓄賬戶”。采取積分的辦法,對職工進行全方位的考核。安全做得多,就多拿安全紅利,安全做得不好,就少拿甚至不拿安全獎。
安全好,收入高。安全獎勵用在了刀刃上。王星的創新之舉,得到職工積極響應,兩年來,現場安全管理成效越來越突出,職工安全紅利更是水漲船高。
“作為礦建項目部,職工大都離家千里,思想容易產生波動。對違章處罰,不能一刀切,要看客觀條件,更要分析主觀原因。處罰時,我們要差異化對待。”王星說。
作為一名“礦山警察”,他換位思考,向項目部提出合理化建議,嚴格界定“三違”性質,根據“三違”危害性實施處罰。他說:“‘三違’問題,有故意犯的,也有無意犯的,意圖不同,懲罰也應該不一樣。”
“我把安全作為最大的福利,送到每名職工的手上和心上。”王星始終認為,在現場,把違章行為制止住,補救措施到位了,說服教育效果達到了,就不用開罰單。
“守護平安,是安監員的職責,更是大家共同的期盼。”他說。

記者 徐志勤
通訊員 李繼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