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聚焦群眾就醫的難點、痛點、堵點,加快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推深做實基層衛生健康服務工作,讓群眾就近獲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
推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制定《關于貫徹落實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實施意見的重點任務清單》,實施鄉鎮衛生院分類管理,完善村級醫療服務體系。今年以來,累計完成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投入3.81億元,新(改、擴)建醫療業務用房14.5萬平方米。進一步規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多元簽約機制,完善簽約分配機制,將簽約服務延伸至學校、養老機構等功能社區。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市人民醫院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成立6家“名醫工作室”,選派醫務人員下沉基層,總院與成員單位實現遠程影像、會診、心電等系統互聯互通。開展市級醫院醫務人員服務基層工作,選派99名市級醫院醫務人員服務基層。組織“名醫進基層”常態化巡回義診,服務群眾5000余人,建立居民健康檔案1000余份。
深化縣域醫共體改革。提升濉溪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內涵建設。深化健康管理單元機制建設,將醫保和公共衛生包干資金向健康管理單元延伸。搭建“2+18”縣鎮專家會診中心,精準對接患者就醫需求,引導有序就醫。牽頭醫院與13家分院21個科室開展共建,探索實施將符合條件的公辦村衛生室轉為鎮衛生院延伸醫療服務點。
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問題。市醫改領導小組出臺《淮北市加強村醫隊伍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明確保障村醫收入,認真落實在崗村醫養老保險比照村干部政策,支持和引導符合條件的村醫按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繳費基數、費率按照現行養老保險制度政策執行。各縣區結合實際制定《鄉村醫生養老保險暫行辦法》,建立健全村醫養老保險激勵保障機制,已全部落實村醫養老保險待遇。
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招聘工作。全市首批22名大學生聘用到村衛生室工作,已辦結招錄人員入編手續。省衛生健康委分配我市村醫高職??茖W歷提升計劃數204人,村醫高職專科學歷提升現場通過報名人數220人、就業協議簽訂213人。
落實“先診療后付費”政策。明確“先診療后付費”政策作為困難群眾醫療保障精準工作的組成部分,及時維護5類人員的身份類別編碼信息。召開專題會議,開展監督檢查,對未嚴格落實的醫療機構,實行銷號整改制度,持續鞏固健康脫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