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標準化廠房整齊排列,一個個生產車間熱火朝天,一個個實驗設備散發著金屬光澤。近日,記者走進位于淮北高新區的安徽理士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看到,公司開發的5G通信基站用鋰電池新產品正在批量生產,整裝待發。
隨著新型儲能產業持續增長,對高性能鋰電池的需求量大,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鋰離子電池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青睞。安徽理士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儲能及動力鋰離子電池研發、制造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集聚了多年參與研究新能源鋰離子電池生產工藝、設備、銷售人才,組成了科研與產業化技術團隊。目前擁有1條中試線、4條pack線、2條鋰離子電池單體自動化生產線及相應的研發檢驗檢測設備,采取全自動生產工藝生產的高端儲能及動力鋰電池,廣泛應用于通信基站后備儲能電源、光伏風電新能源儲能、智慧電網儲能、軌道交通備用電源、電動車輛等領域。
理士新能源堅持行業發展牽領研發、市場需求引導研發、生產運營拉動研發的科技創新思路,以市場為導向,瞄準國內外行業發展先進水平,不斷進行新產品的研發和先進設備、工藝的引進、改造,提升產品技術性能和生產線智能化數字化、清潔生產水平。自主研發的鋰離子電芯及48100鋰電池組獲評國家綠色設計產品,鋰離子電池組48v系列獲評安徽省工業精品,自主研發的風電光伏新能源儲能電池柜、工商儲能柜、家庭儲能鋰電池組、5G基站用鋰電池等取得良好的市場業績。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動力。安徽理士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苗介紹,作為理士國際集團旗下公司,理士新能源建成了先進能源研究院、研發實驗室、檢測中心和產品中試線,配備國內外先進的研發、檢測設施和設備,2024年研發經費投入超5500萬元。近三年承擔政府科技重大專項2項、自主研發項目40多項,促進了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的涌現,不斷滿足市場客戶對鋰電池產品的個性化需求。
100多名技術人員的團隊、逐年遞增的研發經費,針對鋰電池、鈉離子電池存在的“卡脖子”技術,理士新能源集中優勢資源,強力攻關,破解技術障礙,加速產業化進程,已獲得授權專利48項,其中發明專利21項。加強與高校合作,依托南開大學陳軍院士技術團隊,以蓄電池新材料應用、安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和新型電池等綠色化學能源和新材料為重點,建設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項目孵化、人才培育和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于一體的國內一流的先進能源研究院。與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張久俊技術團隊合作攻關固態鋰電池新技術,并成立了院士工作站。與福州大學合作開展固態鋰電池研發項目,取得了一批自主創新成果。
發展不能止步,創新永無止境。理士新能源將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不斷拼搏和奮斗,為鋰電池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更多更大貢獻。
記者 俞曉萌 通訊員 劉燕 實習生 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