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山經濟開發區,一家年輕的企業正以令人矚目的速度成長。安徽和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2021年5月成立,僅用三年時間就實現了從投產到年產值超5億元的跨越式發展,成為皖北智能制造領域的標桿企業。
6月17日,記者走進安徽和晶的SMT生產車間,現場潔凈明亮,設備一字排開,指示燈盡數亮著,一系列高度自動化的設備正有序運轉。工人們在各自崗位專注操作,見證著裸板經過精密加工“蛻變”為電子產品核心部件——電路板。“近期生產任務特別飽滿,我們正集中力量完成海爾、海信和萬寶的緊急訂單,同時下半年的訂單也在陸續接收。”公司人資部經理侯瑞芳介紹道。
作為創業板上市公司“和晶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安徽和晶專注于智能控制器的研發與制造,產品線涵蓋家電、工業、通訊、醫療等多個領域,為博世、西門子、海爾、海信等國內外知名品牌提供高質量的制造服務。公司不僅創造了“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入規”的發展速度,更是在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入選“淮北市納稅二十強工業企業”,為地方經濟發展和行業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
侯瑞芳告訴記者,企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要素聚集、政府服務、創新鏈路等方面的優勢。依托淮北市“四省交匯、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地理區位優勢,安徽和晶成立之初就是高建制建設,在硬件方面,不僅全面對標無錫總部標準,更在關鍵生產環節實現技術超越,包括配置3D在線SPI檢測系統、實時爐溫監測系統,建立SMT原材料倉恒溫恒濕環境,并同步導入MES智能制造系統;在管理方面,優選總部人才,重點引進長三角地區行業專家及淮北籍專業技術人才,通過高標準、持續改進的管理模式,不斷提升客戶供貨品質
此外,企業和開發區合作推行“工業上樓”模式,在4層標準化車間內分層布局智能化生產線及裝配線,生產面積達9000平方米。這一創新空間模式將工業生產、辦公、研發、倉儲功能垂直整合,不僅顯著提升了土地集約利用率,還通過集中布局優化了企業的日常管理與生產流程。
科技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這家年輕的企業已獲得實用發明專利12項。其中,“一種冰箱用控制器的組裝結構”專利通過集成化設計,顯著提升了產品穩定性和使用壽命。公司69人的研發技術團隊正持續加大在智能化、數字化領域的投入。
在人才建設方面,安徽和晶通過政府與院校的協同機制,構建了深度校企合作體系。企業與安徽理工學院、淮北工業與藝術學校建立校企合作,設立“冠名班”和聯合實訓基地,實現“訂單式”人才培養。公司現有600名員工中,90%為本地戶籍人員,有效促進了區域就業發展。
同時,聯合開發區積極打造黨建品牌,賦能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溫暖和晶”黨建品牌作為公司企業文化的核心載體,通過示范同行、解困同行、志愿同行、關愛同行、公益同行五大行動,實現了黨群融合與企業發展的雙贏格局。黨支部常態化組織開展技能競賽、走訪慰問等活動,提升員工歸屬感。各車間先后獲得“安徽省工人先鋒號”“省五四紅旗團支部”“淮北市五一巾幗標兵崗”等榮譽。
隨著我市新能源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安徽和晶積極布局汽車智能控制器市場。目前企業已通過IATF16949體系認證,成為特斯拉、大眾、通用等知名車企的供應商。“我們將以創新為驅動,力爭成為智能控制器行業的領跑者。”侯瑞芳表示。
在我市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的背景下,安徽和晶的成功實踐,為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益借鑒。這家年輕企業的快速成長,不僅展現了“皖北速度”,更成為淮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記者 于曉 實習生 曾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