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選擇參加這次集體婚禮,是因為早已達成共識:婚姻不該被金錢衡量,需要回歸愛情的本質。”4月30日,在數百名家鄉父老的祝福聲中,新人郭海燕、鄒天向專程前來采訪的記者說出心聲。
“我們宣誓:風雨同行,相知相守,傳承中華美德,為愛不離不棄,共建和美家庭……”當天上午,在濉溪縣南坪鎮綜合文化中心,郭海燕、鄒天等8對當地新人積極響應“婚事新辦、婚禮幫辦、婚宴減辦”的倡議,用簡約清新的白襯衫代替傳統婚服,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領取移風易俗紀念牌,集體步入婚姻的殿堂。
“我們不僅是追求簡約時尚,更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響應移風易俗的號召。”新人苗路遙表示,婚禮的意義在于兩顆心的結合,而非形式上的鋪張。她和愛人將通過這次活動開啟人生新篇章,實現了以簡約和質樸彰顯真摯、傳遞深情的初心。
“集體婚禮不僅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還讓新人們感受到更多祝福,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南坪鎮黨委書記陳光介紹,當地還出臺《黨建引領移風易俗事宜管理辦法》,引導群眾將彩禮標準限定在8萬元以內,進一步強化道德教化和激勵約束,持續深化精神文明建設,推進農村移風易俗。越來越多的群眾用“零彩禮”“低彩禮”等實際行動響應號召,成效良好。
讓婚俗新風成為社會主流,真正讓婚姻始于“愛”、文明歸于“禮”。近年來,我市堅持“民生為大”,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高額彩禮、大操大辦急難愁盼問題,探索實施“婚事新辦、婚禮幫辦、婚宴減辦”的婚俗改革。依托全市47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好故事分享會、“我是大總”評選、“文藝下鄉”等系列活動,編排巡演淮北大鼓《都是彩禮惹的禍》、小品《拆墻》《賬單》等節目;優化各縣區婚姻登記中心布局,依托婚姻家庭輔導室開展婚事新辦倡議活動;將在推動移風易俗等方面的表現,納入身邊好人、好媳婦、好婆婆等先進典型評選的重要依據。據統計,2024年,淮北市開展各類形式婚姻家庭輔導6886人次,彩禮、婚禮花費較上年明顯下降,婚事新辦數量提升至65%,群眾滿意度提升至80%,讓崇尚節儉、喜事新辦等文明新風播撒到城鄉每個角落,“文明指數”持續轉化為群眾的“幸福指數”。
記者 肖干 陳萬壘
通訊員 鄒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