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濉溪縣法院召開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獲悉,當地認真貫徹“司法主導、嚴格保護、分類施策、比例協調”的司法政策,公正高效審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制機制,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取得新成效。
2024年,濉溪縣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民事案件228件,審結214件,同比分別下降3.5%和5.7%。結案方式上,調撤率超70%,判決結案60件,撤訴及按撤訴處理132件,調解27件,移送管轄1件。刑事案件方面,2024年受理知識產權犯罪案件39件,同比激增129%,審結率達100%,64名被告人中,涉商標類犯罪17人、著作權類犯罪47人。法院對食品藥品領域侵權假冒犯罪實行“從嚴懲處”原則,通過全鏈條打擊彰顯司法震懾力,全力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與市場秩序。
在審判專業化建設方面,濉溪縣法院優化審判資源配置,將知識產權審判交由綜合審判庭和刑庭專辦,施行專業審判模式,通過固定審判團隊、深耕專業領域,提升法官辦案經驗與業務能力。同時推行“分流+調解+速裁快審”模式,實現民事案件繁簡分流、快慢分道,民事案件平均審理周期壓縮至38.27天,刑事審判則以“懲防并舉、寬嚴相濟”原則嚴厲打擊侵權犯罪,形成司法震懾。
在糾紛化解機制上,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原則,依托“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諧茶室”等平臺強化訴前調解,深化府院聯動,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工作推進會,協同市市場監督局召開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培訓會,對全市26名調解員進行培訓,推動形成糾紛化解合力,提升解紛質效。
在司法服務延伸層面,結合“4·26”知識產權宣傳周開展普法活動,通過發放資料、現場解讀等形式提升公眾保護意識;開展知識產權巡回審判,打通司法服務“最后一公里”,以案說法,規范轄區內經營主體的經營行為。問需于企、服務于企,實地走訪調研轄區內重點企業,了解企業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需求,建立長效溝通機制,護航企業創新發展。
見習記者 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