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底,全縣PM2.5平均濃度5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6%;空氣質量優良率為72.5%,與去年同期持平。記者從濉溪縣生態環境分局獲悉,近年來,該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關于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策部署,構建“全域統籌、精準施策、法治護航”三維驅動體系,走出了一條具有縣域特色的生態治理現代化路徑。
全域統籌,織密大氣治理“天羅地網”。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立體治理網絡,推行網格化監管模式。依托2個省控站點、12個鄉鎮標準站、56個大氣微觀站和鎮網格員隊伍,建立完善縣、鎮、村聯動協同體系,細化責任分解,形成全流程、閉環式的管理鏈條。
精準施策,打造污染防控“科技利刃”。嚴禁“兩高”項目盲目上馬,持續開展燒結磚瓦企業專項整治,累計整合退出磚瓦企業29家。推動企業VOCs治理技術更新和產品源頭替代,全縣實現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面清零,禁止新建企業自備燃煤設施。嚴格落實建筑工地“六個百分百”措施,聯合開展大型貨運汽車超載,拖拉機、渣土車聯合專項整治等行動,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253輛。建立秸稈禁燒包保和網格化巡查管理機制,實行全年全域全面禁燒。
法治護航,筑牢生態紅線“銅墻鐵壁”。組織開展“2025年開發區異味企業夜查”等一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生態環境部門與公安部門建立案件移送、信息共享、聯合督辦等制度。截至4月底,對涉嫌環境違法行為下發處罰決定書11份,罰款109.9萬余元。
記者 黃旭 通訊員 朱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