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濉溪縣雙堆集鎮持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建引領帶動產業發展,匯聚黨群合力助推“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生姜、西瓜、洋蔥、鮮桃、葡萄等生產基地應運而生,持續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洋蔥種植讓土地生金流銀。在雙堆集鎮魏圩村種植大戶呂偉的160畝洋蔥田里,90余名收菜工正有序開展挖蔥、分揀、打包、裝車作業。“今年洋蔥新品種表現亮眼,加之管理技術跟得上,平均畝產突破7000公斤,按當前市場價,每畝純收益超過3000元。”呂偉介紹,由于品種好、水肥跟得上,今年實現產量增加、價格提升的新突破。近年來,雙堆集鎮以“政府搭臺+金融扶持+技術護航+能人引領”為發展模式,鎮政府統籌協調推進土地集約流轉,6家專業合作社通過“傳幫帶”,抱團發展,種植洋蔥規模達400余畝,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
西瓜種植唱響“甜蜜事業”。走進雙堆集鎮大橋村,一座座白色的鋼架大棚內,翠綠的瓜蔓爬滿地壟,綠色的藤蔓下隱藏著一個個翠綠圓潤的西瓜,呈現出一派甜蜜的豐收景象。2021年以來,雙堆集鎮通過示范引領、學習培訓、外出考察,將西瓜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雙堆集鎮從品種選擇到技術革新,從經驗共享到科學管理,通過多品種試種,篩選出抗病強、甜度高、耐儲運的優良品種,從傳統露天種植轉型為大棚套種、滴灌控溫的精細化模式,總結出一套適合當地土壤氣候的種植方案,不斷將西瓜打造成鄉村振興的“金瓜蛋”。隨著西瓜進入銷售季,雙堆集鎮大橋村、李圩村、鄒圩村等8家西瓜種植戶的300余畝西瓜地,一輛輛運輸車滿載西瓜,駛出地頭,銷往外地。
生姜種植帶來好“錢”景。雙堆集生姜產業發展已有8個年頭,引路人就是鄒圩村村民、進步家庭農場負責人周進步。他有11年生姜種植經驗,2024年,種植60畝生姜總產可達96萬余市斤,按目前每市斤4元的批發價格計算,獲得銷售收入384萬余元。今年,在周進步的引領下,60余家生姜種植戶采取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儲存銷售的模式,種植面積達1300余畝,豐厚的回報,成為該鎮鄉村振興的新引擎。為促進生姜產業發展,雙堆集鎮農業部門開展全程服務,通過面對面指導、邀請專家現場講解、建立微信群交流經驗等方式,提升生姜種植戶的技術水平。同時,還牽頭農商銀行雙堆支行,專門開設了“生姜貸”,為12家種植戶發放貸款200余萬元,并牽頭農業保險公司為生姜種植戶投保,積極推動全鎮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農民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記者 肖干 通訊員 范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