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期間,在南坪鎮廣袤的田野上,聯合收割機、打捆機、播種機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奏響了一曲充滿希望與活力的鄉村振興“豐收曲”。今年,該鎮以現代化農業機械為抓手,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街西村的種糧大戶楊文劍,這段時間在烈日的炙烤下,臉龐變得黝黑,但他的眼中滿是喜悅。“今年種植了400畝小麥,收成不錯,價格也有所上漲。我提前預約三臺‘大聯合’,不到兩天全部收完,運糧車直接把小麥拉到收購點賣掉。”楊文劍介紹,小麥生長后期遭遇病蟲害,鎮里及時組織無人機“飛防”,有效控制了病蟲害,單產達到500公斤左右。
農機手馬二輝今年購置了一臺大型聯合收割機,5月中下旬從駐馬店一帶開啟跨區作業,一路輾轉回到家鄉。“這一季預計能賺個兩三萬元,買機子政府還給了一萬多元的補貼,秋季再收收玉米,差不多兩三年就能回本了。”馬二輝算了一筆賬。現代化農機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也為百姓增收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南坪鎮一家種植專業合作社的15臺打捆機日夜不停運轉,將田間散落的秸稈打捆成包。“秸稈離田后,農民種地更方便。”合作社負責人表示,今年他們與兩個村簽訂了秸稈離田協議,回收后的小麥秸稈被運往鎮內的秸稈電氣廠作為燃料,實現了秸稈綜合利用和產業的循環發展。
為確保“三夏”工作安全有序開展,南坪鎮統籌加強機械調度,優化資源配置,確保農機具及時到位。據摸底統計,今年該鎮擁有聯合收割機680臺,粉碎(還田)機械1100余套,大型拖拉機515臺,種肥同播機械3300余臺(套)。鎮里成立三個督導組,重點督查聯合收割機“八不準”執行、收儲點安全防火措施落實以及應急分隊到位情況。各村還成立夏收服務隊,全力疏通田間道路,為農機順暢進地搶收創造條件。自5月底全鎮大規模收割開始,24萬畝小麥4天時間基本收割完畢。“我們將繼續加大農業機械化推廣力度,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南坪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 王晨 通訊員 鄒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