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濉溪縣城管局聚焦群眾關切,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圍繞交通治理、文化賦能、生態提質、民生服務等實施多項惠民工程,以“小切口”撬動城市“大變化”,讓“治理痛點”成為“民生亮點”,以實干擔當書寫城市管理新篇章。
暢通“生命通道”,破解就醫出行難題。針對縣醫院周邊非機動車亂停亂放頑疾,縣城管局聯合交管部門創新實施“機非分離”改造,增設護欄、施劃標識、協調開辟院內停車區,實現人車分流有序。項目高效落地后,醫院周邊交通秩序煥然一新,市民就醫體驗顯著提升,成為“疏堵保暢”的標桿案例。
打造網紅地標,激活城市時尚基因。今年以來,縣城管局抓好節約集約用地的同時,通過改造綠地等方式,大力推進“綠化+文化”“一街一景觀”的街角公園建設。中瑞批發市場變為網紅打卡地,主題涂鴉、月牙秋千、花墻綠植等元素巧妙融合本土文化與現代藝術,吸引市民爭相打卡。通過這些舉措,打造出集社交、休閑、文化傳播于一體的城市新名片,帶動區域人氣飆升,彰顯“微更新”帶來的大效益。
加快“拆墻透綠”,改善學校周邊環境。在縣城關中心學校周邊,通過“拆墻透綠”、道路硬化、車位施劃等改造,釋放公共空間200余平方米。配合常態化管理,引導學生規范停車,實現“停車入位、文明歸位”,昔日擁堵雜亂的道路蛻變為安全暢通的“護學走廊”。位于濉河路與虎山路交叉口東北角的口子實驗學校外圍砌筑圍墻,因建成年代久遠,墻體斑駁、風格陳舊,縣城管局聯合校方聚焦“還空間于群眾、賦顏值于城市”,確定“拆墻透綠+空間共享”改造方案,既保留必要的安全防護功能,又通過通透欄桿、綠化景觀打造“無界界面”,改善學校周邊環境,讓校園景觀與城市街景實現有機融合。
生態治理“添彩”,繪就水岸生活圖景。為將小溪河周邊打造成景色優美、富有特色的景觀區域,為居民提供休閑、娛樂和觀賞的好去處,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縣城管局牽頭小溪河治理工作,通過彩色瀝青步道、景觀廣場、生態綠植等建設,建成“水清岸綠景美”的濱河公園,全力打造市民騎行、漫步的“生態會客廳”,實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美好愿景。
煙火集市“升溫”,點亮城市夜經濟。縣城管局積極配合濉溪鎮做好虎山北路菜市場煙火集市改造提升,加強流動攤販管理、環境衛生的清掃保潔、非機動車規范停放和燃氣的安全使用,用心、用力守住城市“煙火氣”,更好地服務群眾。改造后的夜市既保留了市井溫情,又注入現代活力,成為拉動消費、促進就業的“夜經濟”引擎。
記者 肖干 通訊員 李春季 黃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