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基層應急處置能力,濉溪縣大膽創新,深入推進“一鎮一站”“一村一點”應急救援改革,構建起覆蓋全域的應急救援網絡,成功打通應急救援“最后一公里”,為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鑄造堅實屏障。
走進百善鎮應急救援站,各類專業應急救援設備整齊陳列,工作人員正專注地進行設備日常維護與模擬實操演練。百善鎮應急救援站消防員王宏偉深有感觸地說:“以往面對緊急情況,常常因人力短缺、設備不足而手忙腳亂,響應速度也難以保障。如今,依托完備的應急救援站,不僅設備一應俱全,隊員們還經過系統專業培訓,能夠迅速響應、高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p>
百善鎮積極探索基層應急消防救援新模式,充分盤活現有閑置辦公用房資源,打造標準化應急消防救援站。秉持“屬地管理、力量整合、效能優化”原則,組建起一支30余人的專業消防救援隊伍,配備4輛滅火車輛及200套應急設備,并在各村設立應急服務點,由村干部與專業培訓后的志愿者組成應急隊伍,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高效應急處置目標。
在濉溪鎮“濉時e辦”平臺網格智治服務中心,一面巨大的電子顯示屏實時閃爍,清晰呈現轄區內各類安全風險隱患信息。工作人員借助智能研判系統,對重度風險點位實施重點管控,對中輕風險隱患進行動態監測,實現“巡查—上報—處置—銷號”全流程閉環管理。應急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張印介紹,自2024年8月平臺投入使用以來,已線上處置安全問題4000多件,處置率高達98.65%,大幅提升了安全生產事件管理的精準性與全面性。
目前,濉溪縣依托“濉時e辦”平臺初步建成“平安相濉”安全風險隱患防控系統,通過“行業指導+鎮村聯動”模式,已完成5600余家生產經營主體摸排,治理隱患2500余條。同時,全縣正開展“掃街”式排查,全力構建動態風險數據庫,精準標注應急站點位置,實現風險實時監測、隱患閉環處置。
隨著改革深入推進,濉溪縣已建成11個鎮級應急救援站、196個村級應急消防點。2024年,全縣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這場基層應急救援改革正切實守護著一方平安。
記者 閆肅 通訊員 張峰 黎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