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水潺潺,碧水藍天,成群的白鷺與野鴨時而從湖面掠過……這是朔西湖的一角風景。昔日采煤沉陷區,如今成為淮北一道靚麗風景線,列入國家級幸福河湖建設名單,有望爭取中央資金支持,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和經濟效益。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自2020年起,淮北在全省率先開展省級幸福河湖建設,從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清潔美麗、推動河湖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保護傳承弘揚江河文化5個方面,部署了具體工作任務。
堅持規劃引領,明確創建重點。在已有的政府主導、水務牽頭、各部門協同推進幸福河湖創建格局的基礎上,《淮北市“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利用5年時間,以淮水北調工程、引江濟淮工程、皖北人民喝上引調水工程等涉及的蕭濉新河、王引河、龍岱河、閘河、南湖、綠金湖、乾隆湖等為重點,累計打造55處幸福河湖,滿足防洪保安全的同時,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列入“重點工程”,確保創建進度。將每年計劃建成的流域幸福湖泊、省級幸福河湖列入市政府年度重點水利工程任務表,明確工作要求、完成時限和責任人,市領導每月集中調度,紀檢部門全程跟辦問效。市河長辦定期督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依托在建工程,提升創建質量。相山區將綠金湖流域幸福河湖建設與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相結合;濉溪縣將幸福河湖建設與王引河、巴河等水環境綜合治理相結合;杜集區和烈山區分別把幸福河湖建設與閘河環境治理、閘河生態綜合治理等相結合,對照創建標準打造水景觀,修復水生態,挖掘水文化,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落實資金投入,務求創建實效。市財政單列620萬元年度幸福河湖建設資金,要求縣區配套并多舉措籌措資金,保障創建工作落實。市河長辦按照水利發展資金計劃安排及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嚴格履行資金管理,強化資金使用,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實處,讓每個創建河湖都成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示范河湖、樣板河湖。同時,積極謀劃啟動蕭濉新河生態廊道建設、化家湖水庫生態環境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災害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持續改善全市河湖生態環境。
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創建品牌。在流域幸福河湖乾隆湖打造河長制主題長廊;在省級幸福河湖新建河長制主題公園,改造濕地科普宣教館。在已建成的各幸福河湖集中組織開展“古運河文化宣傳活動”“三八巾幗護河隊巡河”“節水護河簽名”“小手拉大手,河湖一起走”“濕地科普宣教”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通過各種媒體廣泛宣傳,不斷提升幸福河湖的知名度。
目前,全市共建省級幸福河湖17條(個),河流11條,湖泊6個。南湖作為全省第一個省級幸福示范河湖,以高分通過驗收。淮北將一如既往,更好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清潔美麗。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奮力在綠色轉型發展中站排頭、爭一流、做示范,建設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城市”,把建設百姓滿意的幸福河湖作為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水文化宣傳的總抓手,著力鞏固提升幸福河湖建設成效。
記者 王陳陳
通訊員 翟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