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一早,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一早產兒家屬收到了一張住院費收據單:凌晨送到外科祁海燕主任辦公室的500元紅包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據了解,患兒12月8日出生,胎齡29周,出生體重800克,是早產兒極低體重兒,在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住院。12日夜里,患兒因腹脹加重,診斷為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腸壞死,情況危急,必須馬上手術。市婦幼保健院立即啟動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預案,安徽省兒童醫院專家戚士芹主任帶領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手術團隊,于凌晨為患兒實施了手術,手術順利。
患兒家屬為表達感謝,13日凌晨3時許,走進外科祁海燕主任辦公室,丟下500元紅包就走了,于是就出現了“紅包變住院費”的一幕。
行醫至善,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和使命,拒收紅包彰顯的是醫德醫風。一直以來,醫德醫風建設始終是市婦幼保健院的工作重點,醫護人員樹醫德、立行風,以醫術服務于民,以醫德取信于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醫院廉潔行醫、依法行醫、服務患者的初心。祁海燕拒收紅包,用實際行動展現了醫務工作者恪守職業道德、堅守廉潔行醫的良好形象,獲得患兒家屬的贊揚。
記者 俞曉萌
通訊員 張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