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運輸部門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清明假期全方位統籌安全防控與服務保障工作,實現全市交通運輸領域零事故、零傷亡,為群眾打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環境。
市交通運輸部門提前布局,構建全鏈條安全防護網絡,組織800余人次參與安全專題培訓,切實提升從業人員安全意識與應急處置能力;對1200余臺營運車輛進行深度技術檢測,督促企業開展26場次崗位安全輪訓,累計排查整治隱患點239處。創新實行“雙查機制”,對新能源公交關鍵部件進行全面排查,同時對10年以上老舊客車開展專項抽查,完成49臺重大隱患車輛的整改;公路水運工程領域建立隱患清單銷號制度,150項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實現復工項目安全監管無死角。
市交通運輸部門依托智能監管平臺,對“兩客一危”車輛實施24小時不間斷軌跡追蹤,借助大數據篩查,精準識別并快速處置122臺次軌跡異常車輛。構建“三級預警”處置機制,針對超速、疲勞駕駛等違規行為,形成“智能預警-人工復核-精準打擊”的高效閉環管理,累計查處違規經營行為37起。創新研發的“安全帶智能識別系統”在32條城鄉客運線路試點應用,乘客系扣率大幅提升至98%,相關經驗在全省推廣。
執法行動聚焦重點區域,在交通樞紐、商圈、院校等22個關鍵地段設立執法駐點,開展“黎明+黃昏”錯時巡查,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清明假期,累計查處非法營運車輛3臺、違規經營行為56起,有力維護運輸市場秩序。水路運輸領域實施全要素監管,開展48航次航道巡航,檢查船舶63艘次,糾正違規行為12起,保障淮河干線水上交通安全。252人次執法力量下沉至汽車站、火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駐點監管,有效遏制乘客不系安全帶、小客車非法營運等突出問題。
記者 劉星 通訊員 張炎 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