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網淮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運用無人機掛載激光雷達技術,成功完成21條輸電線路下方樹障隱患的三維點云數據采集工作,標志著淮北電網巡檢正式邁入“高精度數字化”時代。
傳統人工巡檢依賴人眼經驗判斷距離,易受地形限制且存在誤差。此次采用的無人機激光雷達掃描技術,通過搭載L2激光雷達設備,對35kV-500kV線路下方植被密集區進行高空掃描,實時生成厘米級精度的三維點云模型,大幅提升了數據覆蓋率和準確率。
本次作業共掃描輸電線路42處78檔,通過專業軟件對點云數據解析建模,精確測算樹木與導線的凈空距離,識別出12處不滿足安全運行要求的樹障風險點,并自動生成風險等級報告。該技術不僅為樹障清理提供了科學依據,還能有效預防因導線弧垂下降或樹木生長導致的跳閘事故。所有數據將同步錄入輸電全景平臺,形成“一樹一檔”動態數據庫,為線路預防性維護提供長期支持。
國網淮北供電公司相關人士表示,未來將依托監控中心平臺和無人機點云掃描技術,深化“遠程協同+無人機巡檢”模式,持續提升電網智能化運維水平,保障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
記者 于曉 通訊員 唐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