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地的事終于解決了,心里的大石頭總算落地了!”近日,在宋疃鎮司法所和村調解室內,村民王某和李某握手言和,一場持續多年的土地權屬糾紛畫上圓滿句號。
這場糾紛源于一塊耕地的權屬爭議。王某與李某各執一詞,矛盾不斷升級,甚至影響了周邊村民的生產生活。鎮司法所和村調解委員會發現這一情況后,立即成立專項調解小組。調解員通過查閱歷史檔案、實地勘測等方式,全面梳理爭議焦點,為調解工作打下基礎。
針對雙方情緒激動的情況,調解員創新采用“背對背”調解模式。一方面分別與當事人深入溝通,耐心傾聽訴求;另一方面邀請村內老黨員、鄉賢參與調解,從法理情多角度進行勸導。“我們既要講法律條文,也要講鄰里情誼。”調解員雷亞茹說。經過多次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
這起糾紛的成功化解,得益于宋疃鎮長期堅持的調解員能力建設。鎮司法所定期組織業務培訓,邀請法律專家授課,重點講解土地糾紛調解技巧等內容。在此次調解中,調解員運用培訓中學到的“共情溝通”“利益平衡”等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來,宋疃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了完善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組織調解員、網格員每周進村入戶排查;整合司法所、村委會、鄉賢等多方力量聯動調解;通過“以案釋法”等方式強化法治宣傳。今年以來,該鎮已成功化解各類糾紛112起,調解成功率達100%。
“調解工作就像泡茶,需要耐心和技巧。”宋疃鎮司法所負責同志劉中勝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廣“一杯茶調解法”等創新舉措,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為鄉村振興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記者 于曉 通訊員 劉中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