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們,讓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社區獨居老人張大爺對前來看他的工作人員說著發自內心的感謝和感動。端午期間,東街道組織社區工作者、黨員志愿者,為轄區低保家庭、獨居老人、殘疾人士等困難群體送去粽子、糧油等慰問品,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愛和溫暖。
一直以來,東街道通過織密精準識別網、創新服務供給鏈、激活社會共治力,讓傳統節日的瞬間溫暖升華為日常守護。精準摸排“一張網”,動態管理無遺漏。網格化排查,依托“街道—社區—網格—樓棟”四級管理體系,將端午節走訪與常態化摸排結合,更新完善《困難群體動態臺賬》。智慧化建檔,依托民政部門低收入人口動態檢測信息平臺,整合民政、醫保、教育等數據,通過自動預警收入驟降、醫療支出過高等風險家庭,實現“政策找人”。
分級施策“三色碼”,靶向服務解難題。紅色緊急救助。針對重病、殘疾等特困群體,設立“15分鐘應急響應圈”,聯動社區衛生站、便民超市提供送醫送藥、代購代辦服務。黃色持續關注。對低收入邊緣家庭,開展“技能提升賦能計劃”,幫助有勞動能力的家庭成員實現靈活就業。綠色預防干預。通過“社區公益課堂”“心理疏導驛站”等服務,預防困境兒童心理問題、老年人認知障礙等衍生風險。
資源整合“多元聯動”,激活基層治理能量。通過社區議事平臺,解決小區停車、垃圾分類、鄰里矛盾調解等問題,真正實現需求由居民表達、問題由居民討論、事務由小區參與,促進聯動“參與度”。落實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職責,聯動政府機關、高等院校、社會組織、黨員、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協同合作融合發展,把“碎片化”的黨建資源轉化為“一體化”的治理力量,聯出“融合度”。
記者 詹巖 見習記者 楊紫晶
通訊員 周玲 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