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作風建設從“立規矩”到“深扎根”,從“治標”向“治本”步步推進。2024年,我市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76起,批評教育和處理656人,彰顯著刀刃向內的決心,釋放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鮮明信號。
然而,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保持黨風政風社風持續向上向好,必須打好作風建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當下,全市各地各部門有序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對黨員干部思想理論再教育、再武裝,對紀律作風再檢閱、再提升。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貴在持之以恒,難在長效常態。只有以作風之“效”構建落實“常態”,才能讓中央八項規定從“高壓線”轉化為黨員干部的“行動自覺”。
作風建設的成效,依賴于制度的科學性。近年來,我市將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鐵規矩、硬杠杠,始終強化“嚴”的震懾,堅持系統思維、綜合治理、一體推進“三不腐”,全市風清氣正、廉榮貪恥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濃厚。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就要實現向“系統施治”升級。一方面,要將作風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轉化為制度規范,形成剛性約束,刷新干部行為模式;另一方面,善用“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通過深入調研找問題、開方子、治未病,讓剛性的制度規定更加科學、完善、精準,劃清“不可為”的紅線,釋放“主動為”的活力。
作風問題的反復性、頑固性決定了監督必須抓常抓長。“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對作風建設的成效評價,群眾不是旁觀者,而是監督者和閱卷人。要善于運用“群眾監督”這個作風建設的銳利武器,讓群眾成為監督的眼睛、整改的鏡子、評價的尺子,杜絕“關起門來自說自話”,常態化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從群眾“牢騷話”中掌握真問題,讓心存僥幸者無處遁形,推動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和精神面貌發生顯著變化,推動作風建設從“被動整改”轉向“主動避責”,用群眾可感可及的作風建設新成效取信于民。
制度“固本”立規矩、監督“破題”堵漏洞,以作風之“效”構建落實“常態”,方能將“不能”的約束、“不敢”的震懾轉化為“不想”的自覺,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才能真正化作推動淮北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